刘欣耕:书画印携手并进 尚修崇文    

 嘉宾名片:刘欣耕,字践痕,斋号尚修堂。194611月生。武汉人。出版了《历代草书技法通讲》、《20世纪名家楹联墨迹大观》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书法印谱》、《刘欣耕草书两种》等编著10余种。曾任《书法报》常务副总编。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(兼全国展评委),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教授,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指导指导教授,西冷印社社员,湖北省政府文史馆馆员,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、国家一级美术师。

 

  近日,刘欣耕书画篆刻展在益合美术馆举行,清逸俊朗的书画印作品带观者走入古色古香之境,著名艺术家周韶华赞其:“三绝之合,当名于世”。从古至今,精通书法、绘画、篆刻三种门类的艺术大家广为人知,如清末吴昌硕、近代齐白石等。刘欣耕于花甲之年,贯通三种门类的艺术形式,其艺术成果相生相成、浑然一体,不同的作品之间自有相似韵律,可谓观一隅而感全局。刚刚结束个展的刘欣耕昨日接受了壹号收藏网的专访,一起来了解他是如何练就这“三绝”技艺。

 

舞动笔墨 国画以物喻志

  刘欣耕生于1946年,少年时受邻居大学生爱绘画的影响,怀着对中国画的喜欢,开始自学绘画,刻苦钻研,也曾拜访武汉名家闻钧天、邓少峰、黄松涛、曹立庵等。后因工作原因,精力所限,直至退休前少染丹青。

  他的绘画题材较广,花鸟山水都涉猎,格调清新,意趣雅逸。其国画作品多以梅兰竹菊四君子居多,寒冬腊月的梅花、寂静山谷悠然盛开的兰花、清风疏影中高洁的竹子、凌霜俨然开放的菊花,一花一草、一石一木,表露出现代文人的气息。

 

取法自然 草书风格渐成

  小学课程的写大字对刘欣耕的书法创作打下了基础,然而多年的自学却徘徊在艺术门外。“读中学时,得到陈定可、唐醉石老师的启蒙,那才是真正把我引进了门,学习到了正规的训练技法。”五十余年来书体研习涉猎楷、行、草、篆、隶诸体,技艺不断地磨砺。

  其草书作品为业内称道,他从王羲之、智永小草入手,习怀素大草,临五代杨凝式的行草,既困惑于陈法,又不甘于成式,感于无法“书内求书”,为寻找自己的创作风格,辄从第一自然中寻找启悟。“以前每次节日都有舞龙表演,我看到龙舞翻腾跃动的气势,有草书的笔味。长江磅礴的滚浪和大海奔腾的波涛,形成意象,化为草书动力结构的来源。”

 

挥运刻刀 融入书法笔味

  刘欣耕先生的篆刻成名早,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作品就入选首届全国展,较早成为西泠印社社员。他连续三届任中国书协篆刻委员会委员,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,多次参加了国内外重大展览,为中国篆刻艺术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。

  “篆刻并不是刀把字刻在金石上这么简单,一定要有书法的笔味。”刘欣耕篆刻功力深厚,作品变化多姿,或奇或正、或古朴或空灵,浓郁的金石味中蕴涵着一种书卷气息,极耐玩赏。其印当与书为同途,巧于结字,通于式变,虽然一印一貌,而气息刀法归于一统。于平正中寓奇崛,于浑茫中出精辟。看似斑驳模糊随手而至,而实为胸有成竹出乎匠心。

 

崇尚文化 艺术修炼不止

  刘欣耕在师辈的陶染下与金石书画有了无可分离的缘分。有次,刘欣耕求教于陈定可先生,问及除了技法之外还要学习什么。“陈老轻轻的告诉我,还要好好读书。”当年刘欣耕并未一时理解,而多年的艺术生涯印证了此理。“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是分不开的”,刘欣耕无论是对古典书论,抑或儒、释、道诸家经典都有系统研读,从而极大地滋养了自己文化胸襟。

  刘欣耕始终以一种敬畏之心来对待文化艺术。六十岁之后,他把自己的斋号更名为“尚修堂”,意喻“崇尚文化修养的同时,还需不断修炼,艺术的道路还远得很。”在浮躁与喧嚣的氛围中能保持一种清醒而平静的心态,这不仅是一种睿智,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中每个有责任感的人必需的性格。

 

  书画印是三门相通的视觉艺术,关系紧密,相互作用,相互补益。“画完要题字,还要盖印章,于是就摸索着学习。”就因为这样简单的理由,刘欣耕怀着一种对传统文化的赤子之心,为此倾注了一生。退休后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,读书、写字、画画、刻印,“随心所欲,为所欲为”。刘欣耕书画印三艺风格韵致统一,开创出一片自己的笔墨天地。

Back